欢迎访问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 !
您的位置: 首页 >党建专栏>党建动态>详细内容

党建动态

如何找到想做的事?校长思政第一课给你答案!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3-19 17:11:54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进入大学的第二个学期,我真的迷茫了:突如其来的自由,不感兴趣的专业,听不进的专业课,五花八门的社团,参加竞赛的同学,背英语单词的室友,……大学像被突然打翻的万花筒,所有碎片都在旋转,却拼不出完整图案。没有方向的我,每天都在刷视频、打游戏中度过,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?

IMG_256

今天下午,2025年春季学期校长“思政第一课”,主题是“如何找到想做的事”,“摆脱人生迷茫,确立人生目标”,正好能解答我的问题,于是开始认真听课。“要认识自己,自己的优势和天赋在哪里?哪些是外界社会带来的杂音,哪些是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?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。要勇于尝试,不能停留在想的层面。如果找到自己的使命,就不会再迷茫,就会有成就感和幸福感,就能活出人生的意义。”他给我们分享了一本书,书名就是《如何找到想做的事》这本书的作者是八木仁平,是一位知名的自我认知领域作家和专家,毕业于早稻田大学,后曾因为找不到工作的意义而陷入抑郁。为了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,他开始埋头研究“自我认知”的方法,亦是自己方法论的受益者。校长将书中的方法一一向我们道来。

IMG_258 

首先,我们为什么会一直迷茫?作者在书中给了我们解答:在日新月异的时代,“走哪条路最有利?”这种思维是行不通的。现在认为有利的选择,在10年、20年后,可能就没有价值了。如果只在意“应该怎么做?”,以有利和无利为标准是找不到答案的。如果情况变了,答案就会改变,人就会一直迷茫。因此,要摆脱迷茫,就必须要先找到自己想做的事。校长用《哪吒》的主创饺子的故事,讲述了一个关于热爱、坚持与破局的故事。从医学生到动画导演,他用“十年磨一剑”的执着证明,即便没有科班背景和资源,凭借极致的热爱和努力也能改写人生轨迹。《哪吒2》已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,可见一个人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,所产生的能量能有多大。那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呢?在此之前,很多人认为是靠直觉,校长介绍书中作者的方法,发现一切都有逻辑可以遵循。作者给出了我们需要具体寻找的事物,也被称为自我认知的三大支柱,喜欢的事、擅长的事、重要的事同时也给出了寻找“真正想做的事”的两个公式:

IMG_260 

接下来就是按照步骤如何判断这三个认知支柱呢?首先,找到对于自己最“重要的事”,等同于自己的“价值观”。价值观和目标不同,价值观是一直持续的人生方向,目标是这条路途中设立的检查站;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,不知不觉中就会按照周围人的期待而活。真正的价值观是,即使没有得到别人的共鸣,也会“我想以这种方式生活!”校长在此分享了钱伟长的故事,他是文科奇才,以国文、历史双满分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。但“九一八”事变目睹列强凭科技侵略我国,决心转向物理系,誓言“科学救国”。可当时他的理科成绩极差,就每日凌晨起床学习,借厕所灯读至深夜。一年后数理化成绩均超80分,成功转系。1935年,他以物理系前五名的成绩毕业,后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深造,提出“钱伟长方程”,成为弹性力学领域的奠基性成果。1946年,他放弃美国优厚待遇,历经波折回国任教清华,投身“两弹一星”等国防科研。对于他而言,以国家的需要为自己的奋斗方向,就是很明确的价值观。“我没有专业,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”。

IMG_262 第二,要挖掘自己“擅长的事”。此处擅长的事不等于技能和知识,虽然两者相似,但完全不同:“擅长的事”是天生就会的,而“技能和知识”是后天学习掌握的。两者中更重要的是“擅长的事”。因为它可以在任何工作中使用,一旦掌握了使用方法,不管时代怎么变化,都可以作为自己的武器灵活使用。校长举了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的例子:王兴兴从小就对科技展现出浓厚兴趣,几岁开始画画,十岁前看完航空、航天、生物类纪录片,用边角料制作遥控车、模型船等,高中还独立研发了充电电池。然而,他偏科严重,英语成绩较差,高考考入浙江理工大学,考研因英语未过线,从浙江大学调剂到上海大学。在上海大学读研期间,他独立开发了低成本四足机器人XDog。此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,宇树科技以“让机器人走进生活”为愿景,成为四足机器人全球赛道的领跑者。其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智能硬件出海,更定义了机器人在消费与工业领域的可能性。我们曾一味强调补足短板,但其实将精力用于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,往往会更有收获。最后,找到自己“喜欢的事”。感兴趣、能激发出自己热情的“领域”的,被称为喜欢的事。此处校长举了潘展乐的例子:小小年纪的他就非常热爱泳池,恨不得一整天泡在水里,其他小朋友学习游泳受惩罚就是不断练习,而潘展乐受的惩罚是不能下水。对这个领域极大的热忱,带给他无限动力,将他一步步带上了领奖台。我们常常在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时,思考它是否有用,然而“没用”这个词,是阻挡一个人寻找爱好的最大恶魔。过于强调“有用”就无法找到喜欢的事。没有什么比“纯粹的喜欢”更珍贵了。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是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径。找到的前提是不要拖延、即刻出发。就像饺子说: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,是出来。《黑悟空》主创冯骥也表达也同样的概念:踏上取经路,比抵达灵山更重要。”最后,校长分享了对成功的定义。世俗眼里的“成功”可能依赖运气或资源,标准也因人而异,但最本质的,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。“每个人都是独特的,有自己天然的长处和优势,不用像别人一样活,活出自我就是成功!”是啊,我们不能自欺欺人地度过一生。“我是谁”答案从来不在别人的评价里,而是由自己决定。接下来,我也要好好思考对我而言,什么是重要的事、擅长的事、喜欢的事,努力活出真的自我!

终审:党委办公室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